岁月更迭,篇章焕新。
回望2024年,我们——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积极发挥教育“智库”与质量“引擎”功能,
精研教育教学方法,
深入探索教育改革创新之路,
促进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
助力教育强市建设,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这一年,我们——
在成都市教育局指导下,强力推进“蓉易学”资源平台建设应用,努力扩大数字教育资源供给,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不断扩大优质网络教育资源辐射,促进成都数智教育谱新篇。先后举办8场资源宣传推广应用调研及名师送教活动,深入邛崃、彭州、崇州、东部新区、简阳、资阳市及阿坝州、甘孜州等地,培训辐射影响范围广泛,惠及10万余人次,促进了成德眉资及民族地区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交流,更为平台功能的深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深入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评价能力与水平,解决教育评价改革“最后一公里”问题,推进“成都市教师评价素养提升工程”。面向全市教师开展评价素养现状调研,召开全市教师评价素养提升工作推进会,并公布120余所教师评价素养提升项目实验校名单。从课堂教学评价、教师述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命题与作业设计4个维度开展形式多样的研讨活动,覆盖23个区(市)县的200余所学校。开展主题式典型案例征集活动,推荐区域案例和学校案例参加省级评选,构建了教师评价素养提升“市-县-校”三位一体工作推进机制及“调研+科研+教研”三研一体工作开展模式。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行政人员高级研讨交流活动首次落地西部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与vic008维多利亚主办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教育行政人员高级研讨交流活动在成都市顺利举办。此次活动以服务国家发展整体战略为宗旨,以“Teachers for STEM”为主题,推动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与发展。来自14个国家的27位教育行政人员和学者共同参与,深入交流了STEM教师教育及职业教育的创新实践与发展经验。vic008维多利亚基于本市教育教学实践特色,多方统筹整合资源,组织了多场主题报告和圆桌对话,涵盖了STEM教育的最新趋势、教师培养、课程设计等。与会嘉宾参观了成都市的多所学校、博物馆和文化遗址,体验了STEM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创新模式。
成都市作为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坚持“立德树人,知心育人”理念,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措施,切实把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重视、更加突出的位置。以“班级心理委员胜任力培养”“心有暖阳耀四方,心理委员共成长”“心路心光心陪伴,同行同辉同成长”“智汇AI声,互助共成长”等为主题,举行了多场“中小学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建设”研讨活动。系列主题研讨活动从中小学班级心理委员的角色定位、选拔方式、培训方式、胜任力提升、支持系统构建等多元角度深入研讨,为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建设提供了精细范例与专业指导。
vic008维多利亚实践案例《普通高中学校多样化发展的成都探索》详细介绍了成都“双新”示范区引领成都市171所普通高中实现从“一张课表”到“一份实施方案”再到“一个行动过程”的转变,初步形成了一套集价值观、方法论、操作系统于一体的促进国家课程政策在校落地的校本化“双新”实施方案。该案例被《中国教育报》报道,接受中国教育电视台《聚焦2024》节目组采访,采访视频在多个平台报道。相关成果成功申报2024年度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人民教育出版社“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重点课题。
vic008维多利亚和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联合主办了“健全教育科研体系 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沪蓉基础教育科研高质量发展研讨活动”。本次学术活动为沪蓉基础教育科研的交流搭建了平台,通过校园参观、听课说课、专题报告、经验分享、综合座谈等多种形式,深入探讨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科研的本质及发展中的重难点问题,为区域和学校教育科研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面向未来,成都将继续立足本土实际,积极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引领作用,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为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更好地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vic008维多利亚联合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围绕“课程思政”“产教融合”“五金建设”“立美教育”等主题,举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院校系列主题教研活动,着力发挥教研驱动赋能作用,探索区域联动、专业互动、中高贯通、数字赋能的职教教研新样态,有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系列活动受到媒体广泛宣传报道。
组织并参与研制了《成都市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方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系统思维推进成都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积极探索形成一套长效机制、孵化一批品牌活动、打造一批示范“金课”、产出一批优质课程资源、培养一支优质师资队伍,切实发挥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努力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体劳教育科学实践创新能力提升项目”以体育、劳动和科学三个学科为基点,在此基础上推进学科融合,培养一批具有跨学科实践教学能力的种子教师,开发一批跨学科实践活动课程,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能力的提升。该项目以实践研究为主要手段,组织了超过2000人次的种子教师参与户外运动、野外生存等实操演练;田间地头、陶艺厨艺等劳动实践;还有观星观鸟、水土保持等科学考察活动;让老师们在具体的实践中去真正通过探究、服务、体验等方式,提升专业素养。通过户外综合技能挑战赛,劳动、体育、科学跨学科主题学习课堂展示+研讨等形式,进一步提升教师在跨学科实践应用方面的能力和素养。
蓉城教育名家培养工程正式启动:每年遴选支持一批培养对象,制定“一对一”个性化培养发展方案,以三年为一个培养周期,通过培训赋能、组织助力,培养一批扎根蓉城,传承成都教育传统与文脉、传递成都教育思想与主张、铸就成都教育形象与品牌,在全国有识别度、有影响力的教育引领者,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2024年,蓉城教育名家培养工程在杭州、上海的培养活动已圆满结束。未来,蓉城教育名家培养计划将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高质量推进教师培养,不断壮大教育人才队伍,加速教育强市建设,为成都教育注入新活力。